肌力訓練可以增進跑步經濟性,已經越來越被跑者所接受。過去可能擔心過多的肌肉,會增加體重,反而使長跑的成績下滑。現在已經知道,要增加肌肉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增加肌肉的過程中,可能也會減少脂肪的重量。體重過重當然會影響比賽成績,但是比一般人更多的肌肉及肌力,反而可以增強比賽表現。
知道肌力訓練可以改善跑步的各個面向,但是很少有人告訴大家到底要怎麼進行訓練?一週要訓練幾次?是大重量好,還是小重量多組數好?多數的人都自己練習,就算是健身教練,對於如何增進耐力運動員的運動表現也可能是一知半解。而我們就試圖來解開這樣的謎團。
跑步經濟性
肌力訓練帶來的改變
對於中低訓練量的跑者,短期肌力訓練就可以看到跑步經濟性的進步,這跟神經傳導、增加身體代謝能力、增進心肺功能有關。但是對於高跑量的跑者,就無法透過肌力訓練來達到增進心肺或是代謝功能,以促進跑步經濟性。
已經是進階跑者還是能從肌力訓練來改善跑步經濟性,他們可以增強肌肉神經的整合、讓肌腱有更強的能力可以儲存彈性動能(減少能量的消耗)、增強下肢的剛性、讓肌肉產生肌肥大,更有力量來產生更大的推進能力、身體的穩定性更高,因而增加跑步的能力減少耗能。
如何訓練
大重量低組數的訓練,可以有效率增加肌肉的力量及身體穩定性;輕重量高組數的肌力訓練,可以在訓練的時候,模擬跑步長期不斷衝擊的狀態,並且可以訓練肌肉以較高的速度進行訓練,藉此做不同的整合。因此不管是大重量或是小重量多組數,對於跑步訓練都是相當重要。
對於跑量不足,或是該開始進行跑步訓練的跑者,任何的跑步訓練量加上肌力訓練,都可以輕易看到明顯的進步。跑量的增加、肌力訓練都可以改善這類跑者的跑步經濟性,但是對於已經長期高跑量的進階跑者,要進步就不是有訓練就有進步這麼簡單了。
進階跑者的課表該怎麼安排,可能都有個固定模式。不是每個進階跑者都有進行肌力訓練,NSCA(美國肌力與體能學會)根據大量的研究得出,對於進階跑者,只要使用40-70%的最大肌力,每週進行2-3次的訓練,2-3個月內就可以看到跑步經濟性明顯得進步。
可是長跑比賽,像是馬拉松,有賽季非賽季的分別,在賽季可能需要為專項做準備,各式的增加肌力、交叉訓練安排在非賽季較為適合。根據賽季的安排,除了既有的跑步課表,在非賽季針對肌力做每週2-3次的訓練,等到賽季開始將每週肌力訓練降到1-2次,就能維持良好的跑步經濟性到比賽,並不會因為減少訓練的次數,而喪失了肌力訓練帶來的好處。同時肌力訓練也被證實,可以讓跑者可以在比賽後段,有較好的能力,可以維持或是增加比賽的跑步配速。
人都有惰性,雖然知道肌力訓練可以帶來跑步經濟性等各式好處,但是許多跑者因為肌力訓練教為痛苦(沒有Runner high),肌力訓練品值跟頻率不易維持得很好,研究認為有專業的人指導,可以在同樣時間內得到最好的效果,不會以為自己已經很盡力了,但實際上跟需要的重量有所落差,而讓投入的時間,沒有產生最好的效果,如果有錢有能力,最好還是請教練指導,最好教練也要能懂跑步運動所需要的肌力訓練,這樣的肌力訓練才會最有效率。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Strength Training for Endurance Athletes: Theory to Practice
The Effect of Strength Training on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Distance Run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