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0年7月25日 星期六

中長跑菁英選手是否就有完美的飲食計畫?





運動可以減肥、增加生活品質的觀念漸漸被大眾所接受,一般民眾會查資料或是問醫療人員,怎麼樣吃加上運動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健康。雖然運動營養學跟傳統醫學院的營養學有所不同,運運營養目的是為了增進比賽成績及訓練品質,一般人減肥則是要創造熱量缺口,以達到減肥目的。

運動員吃下的熱量可能看起來非常巨大,有的運動員可以每日吃下5千甚至上萬卡的熱量,這對於一般人是無法想像,也無法承受的熱量。

運動科學近幾十年來的進步,其中的運動營養也越來越受重視,有些球隊、有能力的個人或是團隊都會請專門的運動營養師來幫忙管理運動員飲食。隨著運動風氣的盛行,一般民眾也開始購買能量包、乳清蛋白、BCAA、櫻桃汁等補給品及增補劑。




以台灣現有的環境,多數運動員很少長期有營養師管理飲食,更不用說像國外明星球員還有專用廚師準備餐食,在台灣可能一般民眾使用的運動器材及營養品都比運動員來的好。這當然牽涉到運動員的教育環境及經濟狀況。


運動營養指引


中長跑選手有他們的短期、中期及長期訓練計畫,而不同的訓練量理論上會需要不同的飲食計畫,因此在每個周期、每週、甚至每天需要的熱量都會有所不同。

目前市面的運動增補劑琳瑯滿目,但是回到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三大營養素,在使用運動增補劑前,有先把最基本的熱量需求顧好嗎?根據最新的研究,練燃脂對運動表現沒有太大的幫助,甚至是有傷害,但是許多傳統的教練,還是繼續要運動員練習這樣的課表,不但可能損及運動表現,反而可能傷害身體,對於運動員的長久生涯產生傷害。




菁英選手或是有名的教練團隊就懂運動營養嗎?很明顯地從Nike 奧勒岡計畫的Mary Cain事件,我們可以說在跑步項目上,這個世界上最有名、最有資源的團隊,對於運動員的飲食可以說是沒有跟上時代。讓運動員沒有計畫的減重,不但沒跑出成績還造成Female athletes triad的憾事發生,而監控Female athletes triad應該是每個教練對於女選手身體健控的基本常識。

目前都有清晰的輪廓,可以知道運動的飲食要怎麼吃會比較好。蛋白質應該要在一天中,分成多次攝取,運動前應該要吃些碳水化合物,運動中要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但這些該補充多少量、該什麼時候補充,菁英運動員有跟上現代營養學的腳步嗎?




菁英選手的營養補充現況


根據一份針對48名中距離及長距離的男女選手的問券調查(2016年的調查),發現6成的選手,會在訓練較重的日子多攝取熱量;但只有2成的選手會在訓練量較低的日子減少熱量攝取。而近9成的選手,都有運動後恢復營養攝取的觀念。

76%的選手仍然會在一些訓練時刻意禁食(該文獻認為要禁食訓練,但根據其他文獻及科學理論這是有很大的問題,在2020年的今天,這樣的訓練方式已經被多次證明有問題)。3成的運動員會在訓練中補充能量。

這篇文獻基本上只提供了基本的調查結果,但是西方世界的菁英選手,4年前的運動營養觀念,明顯在科學界跟運動員間出現了知識落差,這樣的情況相信在台灣只會更為普遍及嚴重。而且這項調查還只是針對碳水化合物的部分,如果加上其他營養素的部分,可能會有更大的落差。

許多人喜歡跟著菁英運動員的飲食,去打造自己的運動補充方針,根據這項調查,運動員不一定知道的比你多,不一定在飲食上做得更好,他們可能只是比你有天分比你更早參與這項運動。

當然天分不是用來描述為何菁英選手可以跑得比我們更快,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在賽場上長久維持頂尖的選手,常常有個團隊在打理訓練及飲食,像是長期禁酒或是戒掉一些垃圾食物,在天分最頂尖的那群人中,良好的飲食規畫似乎讓他們可以比前人維持更長久的運動生涯。

平均職業生涯只有6年的美式足球,Tom Brady打到43歲還是維持頂尖身手,拿著頂薪轉隊,媒體報導相關議題超過2週;早期網球選手30歲出頭就結束了,現在Roger Federer快39歲還維持在顛峰;LeBron James也在相對高齡的狀態下,打出MVP的身手。當然除了飲食也必須歸功在現在的運動防護及訓練體能觀念。




我們可以怎麼做


在購買許許多多運動增補劑前(多數都超貴),是否應該先檢視自己三大營養素都攝取足夠了嗎?如果這些都不足,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訓練品質,沒有好的訓練品質,花大錢去買運動增補劑是否本末倒置?

耐力運動現在建議在高強度或是長距離練習都應該要補充碳水化合物,比賽時最好要能每小時吃下90克以上的碳水化合物,因此每次高強度或是長距離練習都應該要攝取碳水化合物,讓腸胃道適應,能在比賽時攝取90克的碳水化合物。

訓練前沒吃東西,或是訓練中沒有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都會大大影響訓練品質,甚至是訓練後的恢復。由於很多人都需要上班,但是在出門跑步前吃個香蕉、餅乾、或是喝個飲料都會有不少幫助。

訓練中,尤其是長跑或是間歇訓練,可以適時補充運動飲料及能量包。當我們的目標是運動表現時,適當攝取熱量是必要的,如果要以減重或是減肥的角度來看,那就要創造熱量缺口,而運動員跟一般人要創造熱量缺口的方式又不同,以運動員的角度來看,不應該為了創造熱量缺口,而犧牲訓練品質,而應該是在三餐中適度減少熱量,而且最好要有專業人士幫忙規劃。一般而言,運動員減重應該要在非賽季進行,將可能造成訓練品質下降的因素,降到最低。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A Mismatch Between Athlete Practice and Current Sports Nutrition Guidelines Among Elite Female and Male Middle- and Long-Distance Athl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