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朱芯儀罹患乳癌,看現今HER-2乳癌的治療

 


這幾天除了烏俄戰爭外,許多人也同時關心到,新聞報導36歲朱芯儀罹患乳癌的消息。許多人被嚇到,年紀這麼輕、也生過小孩為什麼會得到乳癌。也因為這樣的新聞產生恐荒,各大醫院的乳房門診因此人滿為患,深怕自己也是那不幸的一群人。


台灣國健署的資料,台灣約有8%的乳癌患者在40歲前發病,所以朱芯儀在40歲前得到乳癌並不罕見,每年更有約100位左右的乳癌患者是小於30歲。用10萬人口來看,確實如果有生育小孩、有餵母乳,可以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但是不代表有生產餵奶就可以對乳癌免疫。


媒體報導,朱芯儀有淋巴轉移,沒辦法清楚從新聞上得知,是乳癌第二還是第三期(仍屬於早期乳癌),有在使用標靶藥物加上化療,還沒有接受乳癌切除手術。根據這樣的資訊,大概可以猜測她罹患的乳癌是HER-2陽性,目前在接受前導性標靶加上化學治療。


HER-2陽性早期乳癌治療


HER-2陽性只是乳癌細胞的一種分類,這類病人可能同時還為賀爾蒙表現陽性或是陰性。如果是賀爾蒙陽性,就要再加上賀爾蒙治療,如果是陰性,則是以標靶藥物及化療為主。

目前對於這類病人,可以考慮前導性標靶加上化學治療,這樣的治療可以有機會讓乳癌腫瘤縮小或是消失,淋巴結原本有轉移,也可能在手術中的冰凍切片找不到腫瘤細胞,因而有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及避免淋巴結清除手術的機會。對於病人,如果可以保留女性第二性徵,對於心理及外觀上都有所幫助,同時淋巴結保留,也可以大幅降低未來手部淋巴水腫的機會。

除了可能可以改變手術的方式外,前導性標靶加上化學治療有可能讓腫瘤細胞消失,也就是說在手術後切下來的組織,找不到癌細胞,這樣代表這些病人對於治療是非常有效,未來存活率也會比還可以找到癌細胞的病人好上不少。

前導式標靶加上化學治療,如果只用化療而沒有加上標靶藥物,只有約兩成的病人有機會找不到癌細胞,如果加上單標靶藥物(賀癌平),則可提升至4成左右的機會,如果使用雙標靶藥物(賀癌平、賀疾妥),則可能有6成的機會在前導性治療後,找不到腫瘤細胞。所以如果要獲得最好的治療,應該以化療加上雙標靶可能可以獲得最佳療效。

朱芯儀因為有證實淋巴結轉移,所以根據健保規定,賀癌平可以由健保負擔(可申請18次療程),因此媒體上有說使用標靶藥物6萬多的資訊,可以判斷她應該是接受雙標靶藥物治療,她的主治醫師是安排6次前導性標靶加上化學治療。

標靶藥物大幅增加HER-2陽性乳癌的治癒機會,但是藥物也會帶來心臟損傷的機會,因此根據國際準則上的做法,在施打標靶藥物前,除了標準的癌症及化療檢查外,還需要有做心臟功能的檢測,來做為未來是否有心臟毒性產生的參考。

如果在接受前導性標靶加上化學治療後,完全找不到癌細胞的病人,或是一開始就進行腫瘤切除手術的病人,在手術後就繼續接受原本的單標靶或是雙標靶治療。如果是前導性標靶加上化學治療後,仍有殘存腫瘤,則應該要改使用賀癌寧藥物治療,可大幅增加純活率。




高風險病人的治療


HER-2陽性乳癌的治療,從只有化療,直到約25年前出現第一個標靶藥物,到現在主流的雙標靶藥物治療,標靶藥物不斷推陳出新,一直有標靶藥物在持續研發中。標靶藥物雖然讓HER-2陽性乳癌的病患存活率提升,但是仍然有約25%的病人未來會復發。

這些復發的病人,有不小的比例會是腦部轉移,可能跟目前標靶藥物是大分子結構,無法穿透血腦障壁(BBB)有一定關係,這些腦部轉移的病人,相對其他部位轉移對於生命的減損更大,平均存活時間只有其他部位的一半。

當發現後續病人有不小比例會復發,且可能更為嚴重,有許多研究在試圖找出降低復發的方式,可以運用在早期乳癌。但是一直都沒有相對比較好的藥物,或是藥物相互搭配得到令人滿意的成績。

近年來,有研究發現,HER-2陽性合併賀爾蒙陽性的早期乳癌病患中,如果是屬於較高風險的病人(前導性化療殘存腫瘤),在標準HER-2陽性乳癌治療完成後,接續賀儷安 (neratinib)使用,可以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同時也能降低未來復發是腦轉移的機率。因此針對高風險的病人(小於40歲罹患乳癌也應視為高風險),是應該要思考是否要在標準治療後,再使用賀儷安來延長治療。




復發的治療


如果病人有復發、甚至是遠處器官轉移(肝、骨、腦、肺),目前第一線的治療還是以雙標靶合併化療為主(可申請健保使用18個月)。萬一疾病無法得到好的控制,可能就要使用第二線的藥物。目前台灣核准的藥物為賀癌寧,並且可以申請健保使用10個月的時間。

NCCN(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上的建議,目前第二線的藥物除了賀癌寧外,還有優賀德(Enhertu)這個藥物,目前優賀德使用在轉移性乳癌的數據非常漂亮,NCCN在第二線藥物的建議,是將優賀德放在賀癌寧的前面,意思是建議優先優賀德,如果沒有優賀德在來考慮使用賀癌寧。

優賀德療效非常好,甚至可以解決腦部轉移的難題,未來可能累積更多數據後,有機會提前到第一線使用,也可能可以在早期乳癌上使用。台灣可能預計2022年的第2季會上市,據傳售價可能是賀癌寧的2-3倍,是否有健保給付也是個問號。

媒體報導中,朱芯儀有表示她使用的標靶藥物要6萬多,並不便宜,這些名人可能相對一般普羅大眾,有更好的收入,都覺得有壓力,一般人事實上應該要好好規劃自己的保險,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很好的藥物,這些好藥的研發也會造成藥物不會便宜,但是有沒有錢可以使用就是另外的一個議題了,畢竟健保不會包山包海,而癌細胞可是不會等到有便宜藥物出現的時候才轉移。




名人得乳癌,除了恐慌我們還能做什麼


不少人以為自己年輕不會得到乳癌,但朱芯儀有生過小孩、相對年輕,她得到乳癌對於很多跟她相似年紀的女性,有莫大的震撼,也因此許多從未檢查乳房的人開始去醫院安排檢查。事實上,國健署有提供每兩年45-69歲婦女的乳房攝影篩檢,但不是每個符合資格的女性都願意接受檢查。

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會有較好的療效,甚至有專家認為乳癌已經變成一種慢性病,只要定期追蹤或是服藥,而不是像過去得到癌症就跟宣判死刑一樣。甚至很乳癌第四期的病人,如果接受適當的治療,可以到處遊山玩水,外表看不出來是生重病的人。

除了國健署提供的的篩檢,像是朱芯儀的案例,就不符合國健署的篩檢標準,因此就算是年輕女性,也應該在30歲後,每年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根據國際多數乳房相關醫學會的建議,滿40歲的女性,也應該要在超音波外加上乳房攝影檢查。

基因、年紀、性別、初經時間、停經年紀,甚至是否能夠懷孕哺乳(有沒有遇到對的人),都不太是我們能控制的,但是健康的飲食,不要過度飲酒,控制好體重不要肥胖,規律得運動,都可以減少罹患乳癌的風險。

現代社會比起以前相對晚婚,也較晚生育,接受化療或是賀爾蒙治療,可能會對於未來生育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在被診斷為乳癌時,如果原本有生育計劃的女性,應該要去婦產科做生殖諮詢,討論是否需要凍卵,盡量保留可以讓還有生兒育女的機會。

隨著治療的進步,而健保資源有限,如果今天沒有淋巴結轉移,要使用雙標靶藥物加上化療,可能每次療程都要10萬起跳,如果有淋巴轉移,也要6萬多的費用,如果同時是賀爾蒙陽性,想要獲得最好的治療,又有一些藥物需要自費。同時年輕女性更要考慮乳房手術重建問題。未來乳癌治療存活率好不好,對於多數人來說,可能是保險有沒有保好,口袋深不深來決定,因此重新檢視保單是有需要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