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

難以啟齒?乳癌後的性生活

 




乳癌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在多數國家也都是第一名),遠比第二名的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多上一倍人數,然而乳癌在女性的癌症死亡人數,卻掉到第四名,代表著現在的乳癌治療,成果卓越,病患只要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很有機會跟一般人過著相似的生活(除了要定期追蹤、拿藥之外)。

許多常見癌症一旦到達第四期,等於宣判死刑。但是在乳癌上,可以看到亞洲族群的五年存活率可以落在35%上下,更別說第一期、第二期乳癌五年存活率在9成以上(第三期在75%左右)。超過8成的乳癌患診,在初次診斷時為第一期、第二期乳癌,因此除了治療之外,可能也要思考,在這樣高存活率的癌症病患中,我們還能怎樣增進她們的生活品質。

性生活,可以為夫妻帶來更親密的關係,更可能成為生活中的潤滑劑,少了愉悅的性生活,可能會對夫妻(男女朋友、同性戀也是一樣)原本的生活帶來重大改變。因為治療乳癌,產生的身心改變,也會對性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




難以啟齒的癌後性生活?


台灣乳癌的患者,有超過一半是停經前被診斷出來,或許我們很難用停經來當作是否性生活活躍的分界標準,但是一般來說,越年輕理論上性生活理當越活躍。所以我們可能有超過一半乳癌患者,是在性生活相對活躍的年紀被診斷(如果以55歲來劃分,約一半的病人是在55歲以前被診斷)。

翻開許多教科書或是醫學文獻,都有告訴我們要注意使用藥物等治療方式,是否有影響到患者的性生活。但是在亞洲的文化,大概很難想像病患走進診間,告訴醫師她因為治療乳癌,性生活開始產生變化,醫師大概也不會主動詢問病患性生活是否滿意。這對醫病雙方都是個難以開口的議題。

病患來到診間,我們通常會討論如何開刀、如何用藥物治療,存活率可能是多少。除了延長壽命、治療疾病外,我們很少跟病患討論乳癌對他們性生活所造成的改變。根據國外的研究,7成病人有性生活上的改變,在40歲以下的病人尤其明顯增加。但只有3成的女性患者,會跟醫師提起她們性生活上的改變。

現代的乳癌治療,會使用賀爾蒙藥物及停經針(不是每個患者都會使用),加上多數病患會接受手術,這會帶來提前的停經症狀、乳房外觀的改變,心理上可能會不能接受自己是病人的身分,減少性慾、跟另一半的溝通及關係產生緊張狀態。這些情形,都有可能會導致性生活改變或是品質下降。

超過8成的台灣乳癌患者,需要接受賀爾蒙治療,賀爾蒙治療可以大幅增進病患的治療效果,也越來越被重視。然而賀爾蒙治療除了會導致停經症狀產生,還可能造成陰道乾燥及疼痛。這些症狀的產生,可能會間接導致病患要求停止賀爾蒙治療,而停止治療當然會影響到長久的治療效果,可能導致疾病提早復發,甚至產生遠處轉移到肝臟、骨頭。

乳癌病人的停經症狀,並不適合用賀爾蒙補充的方式治療,但是可以透過運動(維持體重)、針灸或是一些非賀爾蒙的藥物來改善。陰道乾燥疼痛,則可以使用一些潤滑劑,甚至是帶有麻醉成分的潤滑劑來改善。




外型的改變


雖然藥物、放射線治療乃至於免疫治療的不斷進步,手術仍然是乳癌治療最重要的一環,然而手術會大幅改變乳房的外觀,可能會留下疤痕、乳房一邊被全部切除而導致自我信心改變。然而可以利用乳房部分切除的方式,來減少乳房外型的改變。

現在手術的技術進步,甚至可以利用內視鏡技術,讓乳房的傷口不易被看見,也可以在手術當中,立即重建乳房(自體組織或是義乳)。在非常成功的案例當中,除了乳房組織被切除外,外人不易察覺到乳房有動過手術,不過這都要在乳癌組織能確保被完整切除的前提下,畢竟治療疾病還是比外觀為更優先的考量,但是如果能早期檢查早期治療,乳房能被保留外觀的機會就會更好。

如果能減少乳房外觀的改變,甚至有些病患利用手術中的整形技術(有些病患會要求把沒有得病的另一側乳房切除,並且將兩側的乳房重建的比原來大一些、胸型更好看些,這樣積極正向的作法,可能可以減少性生活不滿意的狀況發生。




不只是患者的性事


患者如果因為乳癌治療而產生性生活改變,往往會期待醫師可以主動跟她們討論性生活的改變,讓她們知道性生活改變是很正常的。討論病患的性生活,畢竟對於醫病雙方都是相當難以啟齒的話題,但是透過討論,病患會知道她只是遇到眾多乳癌患者都可能會產生的症狀,知道問題也才能面對跟解決問題。

目前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研究的資料得知,有藥物或是行為的介入,可以改善乳癌後的性生活品質,尤其在性生活較為頻繁的年輕患者更為顯著。她們更可能會想知道癌症治療對於她們懷孕、求偶等更深入的影響。相信在民風比西方(研究多數為西方所做)保守的亞洲,我們可以透過問卷的設計,去了解患者性生活上的需求跟改變,並減少醫病雙方尷尬及不舒服的狀況。

另一半在年輕女性乳癌患者性生活上所扮演的角色也不應該被忽略,性生活很少是一個人的事,乳癌會造成患者整個家庭及另一半生活上重大的改變。如果患者有性生活上的改變,病患跟另一半都可能會有心理上打不開的結,這時候就可能會需要雙方分開或一起進行心理諮商,或是一起透過溝通來面對疾病帶來的改變。

乳癌治療經過這50年來快速的進步,從手術單一治療,到化療、賀爾蒙治療、放療、標靶藥物甚至是免疫療法、基因療法的多管齊下,目前可以說是在主要癌症上治療非常成功的癌症,乳癌比起其他癌症,越來越像慢性病,未來我們可能不只想著要讓病人可以存活10年、15年,而像是性生活等生活品質的提高,也更應該獲得更多的關注。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青少年的肌力訓練





青少年如果能夠在早期從事多項運動,對於未來成為菁英選手的機會會大大增加。青少年除了從事不同運動,找尋自己喜愛的運動,更可為未來成年後的運動習慣打下良好基礎。

運動不是只有運動天分的人,才要運動。就像念書如果只有會念書的人,才有資格念書的話,那就只有能拿到PR98以上的人才能念書,剩下的人去旁邊畫沙就好。一般學生也應該有權利接受體育專項教練的指導(尤其是學生就讀學校體育老師的指導),不只是體育班學生較難接受到學科老師認真教導,一般學生也鮮少得到體育老師認真教導籃球、排球的技術及戰術。

學生運動員,還是應該以學生本分為優先,在當好學生(不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之餘,可以每週花個10小時去打打球、游泳、跑步。現代的運動除了專項技術及知識外,還有體能肌力訓練的參與,讓選手可以有比別人更好的體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而這些會需要選手進行肌力訓練,對於國中以下的學生運動員,肌力訓練並不普及,卻是應該要被重視的一項訓練。沒有穩定的肢體、無法快速伸展肢體是無法跑得比別人快、跳得更高。




青少年肌力訓練-受傷


青少年可以在小學中高年級開始,在有人監督及指導下,開始建立常見的肌力訓練動作模式,在進入中學之後,對於基礎的運動模式已經習慣,可以較快進入負重訓練,讓肌肉神經系統在阻力訓練下快速產生我們想要的效果。

青少年在體能肌力教練的監督下進行肌力訓練,針對動作、重量、年齡及身體狀況進行好的規劃,肌力訓練是安全無虞,並沒有明確的證據可以顯示,肌力訓練會對青少年帶來更多的受傷機率,肌力訓練反而可以減少運動員在比賽及訓練過程的受傷頻率。

在正確的指引下,青少年進行最大肌力的測試,也不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因此可以在訓練過程中,適度進行測試,看青少年目前肌力進步或是對於訓練量的反應如何,根據測驗的結果進行適度調整。

青少年多數因為球隊或是其他專項運動,為了追求運動表現而進行肌力訓練。根據統計,肌力訓練造成受傷的機率,遠低於原本從事運動所帶來的傷害。但是多數的青少年沒有得到專業肌力訓練指導,可能導致在一些大重量的訓練上,產生受傷的狀況。國外球隊都很難有充足的肌力體能教練協同訓練,更遑論台灣的青少年運動員,除了少數重點球隊或是有特殊資源的運動員,一般青少年運動員是無法找到合適的激勵體能教練。

青少年運動員因肌力訓練受傷,通常是輕微的,以拉傷及下背痛最為常見。多數造成受傷的原因是沒有在教練指導下進行訓練,還有過多的訓練時間及次數。少數運動員因為不正確的訓練,導致骨折,甚至身長板破裂等研究傷害。




肌力訓練長不高?


多數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小孩,因為肌力訓練而長不高,最常造成這樣印象的原因,或許是因為舉重選手通常都不高。事實上,各項運動都會有相對合適的身體條件,也就是球探常常會根據身材去判斷在該項運動的潛力。身材較為短小不一定是肌力訓練造成,但是相對適合成為舉重選手。

生長板相對周圍的組織較為脆弱,確實對於一些方向的受力容易受傷。生長板的受傷可能會導致訓練中斷、嚴重疼痛不適,最嚴重可能就真的會導致長不高的後果。

根據青少年訓練受傷的研究報告發現,導致生長板受傷,常常是因為肌力訓練的技術、姿勢不良,選擇錯誤的重量,沒有得到合適的教練指導(沒有教練或是教練能力不足)。

但是整體來說,青少年進行肌力訓練是不會造成生長板受傷,只要在肌力體能教練及何適的場地下來進行,也不會產生長不高的情況。相對於肌力訓練,需要跑跳的運動(幾乎涵蓋95%以上的運動),造成生長板受傷的機率遠遠大於肌力訓練。


預防受傷


肌力訓練可以增進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表現,如果在賽季前多讓運動員進行合適的肌力訓練,可以強化運動員的運動機制,減少賽季的受傷機會。有計畫性地讓青少年運動員接受肌力訓練,可有效的減少受傷機率。

肌力訓練可以強化青少年的肌肉神經統合,這個時期正是青少年肌肉骨骼快速生長的時間,也因為身材不斷的快速改變,神經肌肉協調可能會變得不同步,肌力訓練可以改善手腳身體的不協調。同時更強壯的身體,可以在一些有高度身體碰撞的運動中,有更好的身體對抗性也能因此避免受傷。

青少年的肌力訓練,可以減少2/3因過度訓練或是比賽帶來的受傷。雖然多數的研究都建議,運動員早期應該從事多種運動,但是有些運動像是體操會需要提早專項化,而種種研究也顯示,專項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過早專項化容易帶來特定部位的傷害,而肌力訓練可以減少過早專項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少年如何進行肌力訓練


現在各項賽事,基本上都是以年齡來做區分。每個人身長曲線可能不同,可能同樣年紀,在生理的年齡比實際年齡超前或是落後,這就需要根據每個青少年實際的狀況來做訓練調整。只能大概得到多數超過16歲青少年,較適合做完整的專項訓練,但是沒有任何一體適用的準則。

生理年齡如果發育比同儕快,可以有更好的最大肌力、跑步速度更快,這可以為他們帶來比同儕更好的運動能力表現。因此,在同一年度入學的學生,以台灣的入學分布來看,9-11月出生的學生,生理年齡通常較大,會有更好的運動表現,但這是因為他們比同儕大了幾個月,不完全代表有更好的運動天分。

進入青少年,每個人的青春期生長快慢,變數又更加複雜,所以訓練需要根據每個人的發育速度調整。男生因為有較多睪固酮可以合成更多的肌肉,因此相對於女生有更好的肌力發展。

每個青少年的成長速度不同,可以利用儀器來測量在不同訓練下產生速度的數據(force-velocity-power),來推估目前運動員所適合的有效訓練重量為合。自由重量訓練,因為使用器材沒有足夠的穩定性,所以除了主要訓練肌群外,其他肌肉也必需參與協助穩定身體,這樣的訓練效果較固定式機械訓練,有更好的訓練效果,更能反映在運動表現上。

80-90% 1 RM,可以使年輕運動員的韌帶更為強健,也是目前認為相對較為安全的訓練重量。高強度低組數的訓練方式,目前看起來不比低強度高組數差,且更能在訓練時間上達到精簡,每周訓練2次最為理想,但是每個人運動強度不同、比賽項目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訓練模式。

10-12歲可以開始肌力訓練,以建立動作模式,讓身體的肌肉神經適應這樣運動方式,不以最大肌力最為訓練目的,只是為之後訓練打基礎。12-17歲青少年可以開始增加重量,但訓練以80% 1 RM 為基礎來設計菜單。18歲後再開始追求專項運動的最大肌力。當然所有的訓練都要根據生理年齡跟個人能力去做調整,而不是一套標準下去運作,以求在青少年階段可以在運動表現上變強,甚至在成年之後可以達到顛峰。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