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0年1月17日 星期五

青少年專項訓練風險及體育班制度探討





體育班,這三個字在台灣似乎是相當沉重的字眼,他們曾經創造了不少台灣之光,為台灣在棒球等各項運動中拿下無數的國際獎牌。體育班也有許多負面的標籤,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家裡相對比較窮,只能試圖靠體育翻身,教練利用職務之便性侵等負面印象。體育班的結構問題很多,不在這邊一一贅述。

高中時隔壁班就是體育班,看到他們比我們早到校訓練,9點吃著學校餐廳優待特大份的早餐,然後睡到下午2點,接著又訓練到太陽下山。這樣的訓練可能一天就超過6小時,以現代研究發現,一週訓練超過16小時就會大幅增加年輕運動員受傷機率,這樣傳統的訓練方式卻還一代一代的持續下去。

我們現在台灣,有多少選手是還未出社會就被操爆?如果這些選手有被好好保護,我們是否運動員的人數基礎更大,在運動舞台上更能發光發熱。我們許多人不管是自己查資料或是經由電影等管道,間接或是模糊的知道在美國,運動員成績必須達到一定水準才能參與訓練,而訓練時數也有一定的規範。




學生運動員背負奪牌的壓力,有不少人因此過度訓練,導致受傷、熱情燃燒殆盡。更因為要奪牌,從小學開始就進行單一運動訓練,更大大增加受傷風險。最大的問題是,長期只進行運動訓練,畢業後,不知道如何謀生,除了運動之外沒有其他可以跟一般大學生在職場競爭的能力。

另一個反面,台灣升學主義下,大家為了拚上台清交,每天待在教室、補習班的時間跟體育班比起來,是另外一種填鴨式的恐怖壓榨。學生有多少機會能夠探索自己(哈佛跑鋒談教育)大家羨慕的北歐教育(阿滴談北歐教育),是否能適合台灣或者給我們什麼啟示。除了少數的學生很清楚也有能力可以考上頂尖大學或是科系,剩下的人是否能有更多的適性探索,而非只有念書呢?




受傷風險


  • 每年訓練超過8個月
  • 只從事單一主要運動
  • 沒有進行其他運動
上述三點可以簡單評估一個學生運動員的受傷風險。當上述三項只有一項的時候,受傷風險是低度,當有兩項的時候風險是中等,當有三項的時候風險是高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學生運動員進行專項運動訓練,受傷風險是其他運動員的2倍以上。

根據西方的研究,約25%的學生運動員被認為高度專項化,超過4成的學生被認為是中度專項化,平均每周進行4.4小時的專項訓練。在台灣的體育班,很少進行兩項以上運動的運動員,因此專項化的問題肯定非常嚴重。

年輕運動員過早專項化,是較容易產生受傷的風險。而這樣的問題在年輕女性運動員上更是明顯,他們受傷的風險是男性運動員的2-4倍,因此在女性運動員專項化及訓練時間應該更要被小心考量。

專項運動員,如果長年只進行一項運動,會只使用同一肌群,如果在每一年的訓練當中,沒有讓他們有一季以上的時間休息,會造成身體特定部位過度負荷,增加受傷風險。如果在訓練當中有進行其他運動,可以減少特定部位過度訓練,也可以使其他部位更為強壯,並且使年輕運動員學會不同運動的技巧,甚至可以帶回到原本的運動項目上。




不同運動會影響其專項化的時間,體操、游泳、跳水、網球相比一般團體球類運動更早專項化。網球為了練習發球,容易造成手肘、肩膀、脊椎傷害,體操則容易有手腕的受傷。棒球投手也容易因為過度單一重複動作,造成手臂受傷。

令人意外的,專業訓練並不足以讓青少年可以展現更好的天賦,如果讓青少年可以對該項運動感到興趣、 熱情,可以真正讓他們的天賦長出來。但是面對升學、進入職業運動、學校家人的期待,讓青少年自主的控制權減少,使他們更容易對運動的熱愛燃燒殆盡。

一項丹麥的大型研究發現,我們原本以為越早專項訓練,越容易使他們在競技運動上奪牌。但是研究卻發現,在18歲之前,專項化反而會減少他們在國際賽事奪牌及成為菁英選手的機率,在18歲之後專項化才確實跟國際比賽的成績有正相關。因此我們需要在小學國中時期就讓運動員專項化嗎?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越早投入單項競技運動,越容易使青少年退出該項運動,也越不容易進入菁英層級。在青少年階段保持對多項運動開放性的愛好與參與,並且讓他們絕對自己該從事什麼運動、該投入多少時間,對於未來成為單項運動菁英選手反而是有所幫助。因此不應該太早將孩子定位適合從事什麼運動。(中國好棒棒,沒人權




關於受傷


青少年還在成長階段,身體的力量與骨骼肌肉還無法好好得控制達到平衡,此時過度的訓練,可能會讓還不成熟的骨骼肌肉等組織遭受到破壞。青少年運動員可能會因此遠離運動,造成之後的人生都維持在靜態生活,長遠影響了健康狀況。就算傷好了,可能也會擔心受傷,而不斷形成心理壓力,對運動產生排斥。根據統計,進行專項運動的青少年,每年有4-7成的專項年輕運動員,會有傷痛問題,這個數字相當嚇人。

美國兒童醫學會、美國運動醫學會、美國大學運動醫學會都針對青少年過早進行單一專項訓練表達反對的意見。認為這樣的作法會對於運動員產生過高受傷風險,並且無法健全身心發展。

體育班、誰該上體育課


體育活動的參與,以台灣學生來說約略在4-5成左右有一週兩小時的時間,約4成學生覺得這樣的運動時間是不足。學生時期的運動,可以促進長期健康、智力發展、及較好的人際關係。

既然過早的專項訓練,無法轉化成未來的成績,而大多數學生卻又有運動時數不足的情況,體育班的存廢,以及台灣是否體育課還該在每週兩小時就值得深入去討論。同時在美國的數據顯示,他們學生參與運動的比例更高,但只有不到0.5%的學生可以成為菁英選手,但是30%的學生為了升學等原因,很早就開始進入單項運動訓練。

統治NBA的歐尼爾下一代


菁英選手較容易來自菁英選手家庭,可能跟基因或是家裡運動風氣、環境有關。相較於一般人,很難單純用努力去彌補這樣的差距。因此過度去逼迫小孩,提早專項化,去追趕這樣的差距,反而會適得其反。

根據多項大型研究,甚至包含對2004年奧運選手開始訓練的研究,都發現早期高強度高時數的訓練跟是否成為國際級運動員無關。而一個成功的精英運動員,往往是在早期從事兩種以上的運動,在青少年的晚期(高中)才開始進行較單一運動的專項訓練,這時候才會比較認真投入大量的時間跟更高的強度。

一項根據NCAA第一級球隊的研究發現,70%的球員在12歲之後才真正投入,88%從事超過1項運動。而這些球員從事籃球專項運動的時間,也比其他非NCAA第一級球隊球員平均晚了一年。4成球員的來自大學或職業運動員家庭,因此基因及家庭環境仍然扮演重要的腳色。

越早開始訓練,確實可以讓他們在運動表現上比同儕優秀,卻無法反映長期甚至是成年之後的成績。但是少數運動像是體操、跳水運動特性造成要在青春期或更早進入專項訓練。其他像是球類或是田徑運動就不應該過早進入專項運動,尤其是田徑項目,菁英選手往往在21歲之後才投入大量的練習時間,所以我們體育班田徑校隊是在做無效的努力。




青少年選手應該多方去參與各式運動,培養及發掘他們在各式運動上的運動能力及興趣,未來是否能成為菁英選手、是否能拿牌並不應該把這樣巨大壓力放在這些孩子的肩膀上。現今體育班,用過時的訓練方式,拼命操練,大量過度得訓練,能存活下來的就是國手,這樣對於青少年是否過於殘忍也忽視他們的人權?也將青少年的未來單壓在競技運動上,是否剝奪了他們學科學習的權利。一週訓練時數上限16小時是個非常合情合理的數字。


唯有讀書高


現今台灣或是美國的社會,學校學生都面臨減少運動時間,以便增加讀書時間的問題。這樣使他們的體態及健康無法靠運動獲得,運動同時能改善青少年神經肌肉的控制能力,增進人際關係,甚至處進智力增長,這些該獲得大量運動的年紀,卻因為各式各樣的考試而被犧牲。

當人進入中年,事業有成,開始注意身體健康時,卻要花上每小時1500-2000台幣的代價去請教練。在台灣現在上1-5天課程就可以取得國際證照的當下,我敢說你走進健身房或是運動工作室,8成的教練都無法給你完整正確知識。舉例最簡單的,你走進連鎖健身房,他們會給你一堂免費教練課,然後測inbody,告訴你身體哪邊肌肉不足,該怎麼運動該怎麼吃,但是他們真的懂營養學嗎?他們能排出一個3個月至1年的客製週期課表嗎?




事實上這些運動知識,運動習慣的養成,是應該在學校就要學習到的技能。台灣現在一週平均只有2堂體育課是遠遠不足夠,而學校體育老師的知識,往往也是當年他當選手他的教練教他的。多數的學生不可能成為精英運動員,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可長可久的運動知識及興趣培養,而體育班讓我們現今及未來的體育老師,喪失自我進修的能力。這都是一種結構性的問題。

體育班一如升學班,體育班只管訓練比賽,但是這些學生也應該要有基本的學科知識,並且限制每週的訓練時間,以避免受傷等問題。而升學班的學生也該增加參與運動甚至是美術、音樂課的時間,而是不像體育班的極端反面,每天除了念書以外幾乎沒時間做其他的事,然後體育課、音樂課變成理化課、英文課。

前陣子大家很關心的肌少症,或是我之前提出過只要運動就可以改善健康。讓完全沒有在運動的人運動,確實能改善健康,但是身活品質呢?多少人退休後開始覺得爬樓梯吃力,想要住電梯大樓?

試想如果一個70歲的年長者,如果可以一倍體重深蹲,我們會擔心他們無法爬樓梯嗎?政府想用長照來解決高齡問題,這是見樹而不見林的作法。而醫師多半不知道如何指導病人運動,卻又不願意放手跟治療師或是教練合作。事實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從學校體育課學習到運動知識跟技巧,而且一生受益。

台灣的體育班專項訓練需要改革,台灣的補習制度早就是從三十年前說到現在,改了課綱真的壓力有變少嗎?父母希望女成龍成鳳,但是真的能有多少人能當上醫師、律師、工程師呢?成績不好真的是世界末日嗎,有多少人成績普普後來找到自己的興趣,然後名利雙收呢?補習、升學風氣、體育班都是歷史共業,都是舊時代下的產物,這是個結構性的問題,要花多少時間改變,就看社會能給予多大的關注,看政治人物是否願意做結構性的改革。


延生閱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