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8年7月2日 星期一

麥蒂為何而跑:常春藤長跑明星選手之死,留給後人深思的議題






誰是麥蒂


麥蒂(Madison Holleran)出身在紐澤西州的一個富裕社區家庭,因為家中人口眾多稀釋資源,因此相對於同儕資源相對沒那麼充裕,相對沒有那麼富裕也只是中餐以花生三明治果腹,但基本上還是衣食無缺的狀態。

麥蒂的家族有憂鬱症病史,這或許跟他後來陷入憂鬱或是適應不良有些關係。家族以打網球出名,麥蒂小時候有打過一陣子的網球,但是後來接觸到足球後,便改踢足球。為了要培養踢足球的體力,他同時也有在跑步,但一開始僅只是為了足球而跑。他對於運動的熱愛,在家裡的庭院有練習射門的網子,也不時在後院練跑。

無法從現有資訊清楚知道麥蒂在足球隊踢的位置,但除了在高二約一半的出賽,是以守門員的角色外,根據他的進球數及youtube上的影片,應該是前鋒的角色。在2011、2012年麥蒂的球隊都拿下紐澤西州州冠軍,而麥蒂的進球數在2011年的21場比賽進了30球,2012年的22場比賽進了22球,不管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都是相當優秀的足球員。美國目前位居世界女子足球排名第一,或許能解讀在基層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麥蒂以足球員的身分是非常出色的。

雖然無法查到麥蒂GPA、SAT的成績是多少,但是根據書上的訪談,麥蒂的學業成績是非常優秀的。麥蒂不管是在社交、學業、運動上都是非常亮眼,在大家眼中就是那種天之嬌子,很難從他身上找出缺點,如果追求完美是個缺點的話 ,麥蒂對於完美有種莫名的執著。但是在高中他出色的表現,這會讓他一直有著正向的循環。

足球加上出色的學業成績,讓理海大學願意提供獎學金給他入學。但是原本只是為了足球而練習的田徑,居然意外開花結果,書上提到破了800公尺州的紀錄,但是查到的資料只有2013年州的冠軍(2:12)。2012年Ajee Wilson的2:04比台灣全國紀錄還快,當時Ajee還只是個高中生,現在Ajee Wilson已經是800公尺全美紀錄保持人(1:5),並且拿過不少世界級比賽的獎項。

田徑場上的表現,讓麥蒂的生涯獲得不一樣的機會,哈佛仍然拒絕了他,但是同屬常春藤聯盟的賓州大學給了麥蒂入學機會。如同大多數人會做的事,進入最頂尖的名校變成學生運動員,放棄去理海踢足球。頂尖田徑選手、常春藤名校,一個高中生似乎踏入前程似錦的坦途。




適應不良?憂鬱?


為了進入賓州大學,麥蒂放棄了他最愛的足球,變成大學田徑選手,也跟學校簽署了一份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約,合約上要求每週要參與練習25小時。25小時的練習,很多菁英的馬拉松選手時數都小於20,更何況常春藤學校的課業非常的吃重。

進入這樣高度競爭的學校,許多高中以前的學霸,都會覺得自己變成班上最笨的一個,似乎永遠有念不書的感覺。更何況是學生運動員,還要抽出時間來訓練。麥蒂為了要念書及訓練,幾乎放棄了高中還能參與的社交活動。

沉重的訓練,讓上課沒有精神,初次離開家裡,少了家人及童年好友的陪伴,課業上不再以絕對成績來衡量,而是不知道會不會被教授當掉的不確定感。進入這樣的環境,麥蒂開始出現否定自己、情緒低落、體重減輕、喪失活力等等憂鬱的症狀。

麥蒂給所有人印象就是活潑開朗,因此在大學的朋友、教練、隊友都不覺得有任何異狀。加上部分憂鬱症的症狀跟過度訓練相似,或許如此讓田徑隊的人失去戒心。雖然麥蒂對自己失去信心,但實際上麥蒂在田徑隊上或是學術上的成績都還是頂尖,或許這更讓周遭的人,不會注意完美的女孩實際處在一個憂鬱狀態。

感恩節的時候,麥蒂回到家裡,在朋友家時,朋友媽媽發現麥蒂似乎變得少語、且體重減輕,經過數小時的深談後,麥蒂無法敞開心房,或許是那個完美的形象,讓他無法告訴別人他需要幫忙。

我們可以告訴別人我們生病、受傷,但如果告訴別人自己憂鬱,別人可能只會認為你是草莓族不夠堅強。我們的社會或許已經慢慢能接受同性戀,但對於精神疾病的接受度似乎並不高。

麥蒂的家人也發現麥蒂有些問題,也幫麥蒂安排了心理治療。麥蒂自己也在學校尋求心理諮商的資源,但需求的人很多,資源卻有限,諮商師都要預約2週後才能看到學生。美國校園諮商的需求不斷成長,但是校園給予的資源卻是幾無成長。

美國的大學很願意投資在運動上,高薪聘請教練(美式足球教練可以百萬美金年薪),花大錢整修場館,但是只有25個大學有運動員心理諮商的設置。教練可以帶來冠軍,復健師可以減少運動員受傷,但心理師的效益無法用數據量化。

書上75-76頁提到:根據2014年針對兩萬名大學運動員的調查顯示,28%的女性以及21%的男性大學運動員,覺得自己有憂鬱的傾向,48%的女大運動員與31%的男大運動員有焦慮的狀況,14%的大學運動員都曾經有自殺的念頭,6%說自己曾經自殺過。

我自己查了一些資料,大學運動員憂鬱的症狀不一定比一般大學生更嚴重,只是大學運動員可能都被教導不要放棄、要堅強,或許使他們更不願意向外求助。




網友無數、真心朋友?網路與真實世界


臉書、IG、Line等網路社交軟體,讓我們溝通的方式改變。以前人類的溝通需要面對面,面對面可能可以看出對方的喜怒哀樂,更能建立真實穩固的友誼。

作者在檢視麥蒂的社交軟體後,發現每日都有上千封的訊息往來,但是大多都是沒有什麼實質意義的內容,無法拼湊出麥蒂的想法,當下真實的情緒。一個笑臉的表情符號,真的代表當下的心情是愉快的嗎?

現在已經有很多討論在探討,臉書等社交軟體,我們只會看到別人修飾過的一面,往往大家都把最好最令人羨慕的東西放上去,看到這些文字照片的人,可能會因此產生別人都過得非常好,因此產生忌妒、不愉快的心理。

麥蒂為了每一張放上網路的照片,都精心修圖,花了無數時間修改文字。身為網路原生代的我們,多少都有這樣的行為。外人無法透過臉書來認識真實的人,每個在臉書上的人,都是過度美化下的產物。

可能像麥蒂這樣的校園風雲人物,網路上的好友有數百數千人,但真正能見面掏心掏肺講話的人有多少?如果有這樣的人存在,或許能緩和麥蒂自殺的速度,讓心理師有足夠的時間介入,或許能阻止悲劇的產生。(麥蒂自殺前有接受心理治療約2個月的時間)




為世俗眼光而活,自己是否真的快樂?


現在翻開報章雜誌、打開電視,看到所謂有所成就的人都開著跑車住豪宅,過著看似幸福快樂的日子。讓我們也認為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快樂,就要跟他們一樣。

常春藤名校某種程度是外在成功的保證,進入這樣的學校是非常困難,超級會考試的亞裔造就了紐約8大高中、加州爾灣的興盛。哈佛近年(2013)因為歧視亞裔而被告上法院,從文件可以知道哈佛刻意減少亞裔入學,亞裔只佔美國人口5%,在刻意壓抑下還超過2成的亞裔,據推測如果沒有刻意壓抑,學生人數可能可以超過4成。入學最具優勢的種族則是拉丁裔及黑人。

同樣的根據調查,全美排名前10的大學,有1/4的學生SAT是滿分。SAT高分對於頂尖大學來說可能是基本要素,如果是個傑出的運動員,錄取機率馬上10倍以上暴增。麥蒂放棄足球,似乎就走在這條道路上。

我們永遠無法得知麥蒂如果不要那麼追求外在的完美,去踢他最愛的足球,是否就能避免自殺?但顯然的田徑上的天分,並沒有給他快樂。麥迪曾經嘗試退出田徑隊,但是因為怕給家人及教練帶來困擾而繼續留在隊上,為了滿足他人,而持續讓自己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是否導致最後的悲劇?

作者自己也說出一段有趣的故事,他曾經去過羅馬競技場,當下的感受是失望,感受不到那個建築物所帶來的意義,為了不要跟別人不一樣,是否每個在羅馬競技場上的遊客,都只是要告訴大家我很高興到此一遊呢?


不只248頁


麥蒂為何而跑只有248頁的厚度,但這本書的每一章節,每一頁都帶來許多思考上的震撼。讓我們思考對於學生運動員該要有什麼訓練,在美麗的光環下是否承受過高的壓力(麥蒂死後很多學校開始重視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尤其是大一新生)。

兒女是否只為了滿足父母,走在一個並不一定快樂,但可以使父母快樂的路上?網路世代膚淺的溝通方式,是否讓這一代人心理更不健康、更孤獨?大學是否要更注重學生心理的健康(賓州大學的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我們的社會是否更能接受心理不健康的人,進而支持幫助他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