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2年1月11日 星期二

一場沒跑好 卻是場最舒服的馬拉松-2021台北馬拉松

 




如果沒記錯的話,2020年的台北馬拉松是下著雨,當初也有抽籤抽到,但是自己覺得準備不足,雖然人也在君悅飯店裡,就這樣在隔著窗戶看著比賽起跑。上次真正肉體下去跑台北馬,已經是2014年了。那個時候還只是剛開始跑全馬的入門跑者,只記得下著雨,然後看著錶,心裡計算著,追趕著關門時間,印象中就是在關門時間前沒多久回到終點。最後那一段路只剩稀稀落落的人一起跑著,台北馬似乎也沒有回收車,當年還有朋友就被丟包在河濱公園,繼續吹著冷風淋著雨。


後來跑過一些國外的比賽,覺得9點左右的起跑時間,加上溫度多數是在攝氏10度上下,跑起來比較舒服,因此這5年來幾乎沒有印象在台灣比過全馬。這兩年因為疫情,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出國比賽,台灣的比賽也變成是幾乎唯一選擇。在此之前,最後一次跑全馬,是2019年8月的北海道馬拉松,除了還是夏天以及傷後並未完全恢復,用了非常痛苦的5小時出頭,關門壓線時間完賽。


五月因為疫情,全台生活都大亂,不要說是比賽了,連練習跑步都變成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後來疫情降溫,台北馬確定能夠舉辦,多數的人,可能都是在相對準備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訓練。但畢竟下波疫情是否會來,後續還能否有比賽很難說。所以基本上打定主意,除非有突發狀況否則就是跑到底。





訓練


疫情之初,都市裡能跑步的場館,幾乎封閉,只能在家門口跑人行道繞圈圈(GPS容易抓不準)。到底跑了多少距離及配速,都是在瞎子摸象,反正至少有在運動就好。終於到了8月中,平常習慣的訓練場地才開放,才能正式跑一些課表,知道自己真實的狀況(差到慘不忍睹)。

2018年受傷開刀後,膝蓋的狀況一直都不是很好,雖然持續肌力訓練以及打針治療,但畢竟不是受傷前的膝蓋,肌肉萎縮以及雙腳出力明顯有差距。持續治療及肌力訓練下,事實上雙腳都比受傷前還要粗壯,但是要把這些力量轉換到跑步上,以及讓潛意識放心讓受傷的左腳,去出力採地,還是有一段路要走。

2021年,事實上有感覺到打針的部分應該是要收尾了,異音及活動度也幾乎達到用侵入治療方式的極限,但因為這三年期間,除了2019年在醫師的許可下,跑了一場全馬,在比較好的狀態下,是否能夠接受相對較高強度的訓練或是比賽,仍是有疑慮的。因此打算比完賽後檢查沒問題再停止治療。

雖然月跑150-200公里以上,對於跑全馬會是比較足夠的訓練量,但是因為受傷後就很少有一個月跑超過100公里,多數都是在30-50公里之間,因此先把量慢慢提升,再利用一些運動科學的方式,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達到可以完賽的體況。之前跑的北海道馬拉松是五小時關門,因此對於台北馬的五個半小時完賽是沒有太大壓力,加上身體素質明顯是比2019年好。但可能也因為三年來跑量減少,體重也增加不少(耐力運動超級會燃脂的)。

現代很多所謂的科學化訓練,用心跳等方式監控疲勞,基於現在個人軟爛又沒有想拚成績的心態,自然去找一個符合科學但又可以有很多藉口的指標-RPE,來做為是否要變更訓練的指標。只要身體或心理累了,就繼續躺在床上,跳過課表,隔日再說,有時候一跳就是直接跳快一個禮拜,RPE真的是一個超級適合我的疲勞指標。

這次的課表,基本上以Run less,run faster的概念下去做調整,沒有像書上設定的配速那麼可怕,就以較少的天數來做質量課表,以自己能夠完成的配速當作標準,以不降低配速的情況下,逐漸增加長度。訓練的天數也從三天,慢慢拉到最後的六天。週跑量暑假的時候約為30公里,最後的60公里,再進入減量。

這樣的訓練狀況,事實上感覺還蠻不錯的,身體很少出現明顯的痠痛,也沒有甚麼過度訓練的徵兆,最後的配速,不管是間歇還是長距離,已經可以達到比受傷前慢個10秒左右的情形。對於整個課表效果是蠻滿意的。


腸胃炎攪局


當用最短的時間,經過訓練,狀態整體來說還算滿意。長距離可以訓練大致可以看出可能比賽的配速,6分速上下大概是個低標,當天狀態好一點可以再減個20秒,是頗有機會。相對北海道馬拉松的成績,如果只跟自己比較,如果能用這樣的成績完賽,是非常滿意的。

然而就在跑完最後一個長跑當天下午,準備要進入減量期,帶小孩去玩種番茄的活動,回來後覺得不太舒服,一下車直接在停車場狂吐。從那天下午一直躺到隔天早上。賽前兩天也是狂瀉肚子,又是一次腸胃炎,賽前的晚上還是有些頭痛,但是身體狀況似乎是可以跑,但是能跑多遠就沒有個底。

本身就是個容易腸胃炎的體質,一年可能會有一到兩次比較嚴重的腸胃炎,但是這次剛好就在比賽前發生,算是運氣不是很好。反正都佛系訓練了,破PB本來就不是參賽目標,如果能夠完賽就好。


EXPO的混亂


以前台灣馬拉松沒有什麼馬拉松博覽會,隨著大家出國看到國外大型比賽的博覽會,自然也會希望台灣指標性的比賽也要有。過去的比賽台北馬自然是沒有,不知道是幾年前,才開始舉辦。也因此想來看看台灣比賽舉辦的如何。

EXPO的出入口沒有很明確標示領取物資動線,雖然有小小的標示,但很容易走錯邊,一旦走錯邊就要出會場再從另一側進會場。領取物資前有通知要帶疫苗注射紀錄,台灣疫苗注射紀錄基本上都是拿黃卡,臨時現場跟你說他不看黃卡,只看健保卡。問題是你要看健保卡要不要事先跟參賽者說?再者健保卡上的貼紙很容易偽造,現場也沒有可以讀取健保雲端資料的設備,萬一沒有帶健保卡不就不能領取物資,領取物資規定有很明顯問題。

領取物資,一般國外都是號碼布幾號,就會有特定號碼區去領取,台北馬則是你去排隊,然後他們再到後面一團號碼部裡面慢慢找,是的,我們的官員又不知道在考察什麼了。真的花點小錢用郵寄就好,前面都氣飽了,誰還會想逛展場。




接近完美的賽道


台北馬以前最被人詬病的就是河濱距離太長,曾被戲稱是河濱馬。適度的跑在河濱上,可以減輕大台北的交管壓力,畢竟台灣運動風氣沒那麼高,一場馬拉松帶來的經濟效益,相較於國外城市馬,也可以忽略不記。這樣的情況下,要市民來支持這樣的小眾運動是不太可能。加上台北的路跑活動路線重複,頻率又非常高,如果我是在那些特定路段上的民眾,也會覺得擾民。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疫情,台北市政府的起跑點似乎不那麼壅擠,但還是一貫的廁所不足。反正已經預料到有這個狀況,已經都在飯店撐到最後半小時才出門,所以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起跑區也開始學著國外,很細緻的分區來排隊等待起跑。

起跑似乎沒有過往的擁擠,但是還是無法順利找到合適的空隙,來閃過較慢的跑者。仁愛路只開放了不到一半的寬度給參賽者使用,另外一半也是空著,可能是要給半馬使用?仁愛路的比賽長度也就五公里,只要適度調整起跑間隔時間,開放全部車道給比賽的人使用,就能解決擁擠問題。擁擠的問題也是一直到離開仁愛路後才獲得改善。這時候配速還都維持在6分內,都躲在前面跑者的後面,不讓費過多的力氣變換方向。

過了五公里後,場地開闊了許多,開始能用自己輕鬆但是稍快的方式跑,從中正紀念堂沿著總統府的外圍繞了一圈,西門町、重慶路,只要學生時代有在台北市生活過的,這些地方幾乎都是滿滿的回憶,露出的北門也是相當漂亮。

接著進入很漂亮的中山北路,整個狀況說真的還不錯。過去台北馬的水站很短,大家常常要擠在一團搶水,現在雖然比起國外的大型賽事還是短了一些,但是以台灣賽事的規模,非常足夠。工作人員也會將水杯是先裝好水,疊成一層一層。不再有過去要在水站等工作人員幫忙到水的奇觀。

快到美麗華的時候,身體突然瞬間一下感覺怪怪的,但也沒有明顯什麼不舒服,配速也沒有掉。但是鑑於兩週內身體生病了兩次,立馬決定降速保平安,開啟玩樂的完賽模式,欣賞周遭跑者的奇裝異服及周圍景觀。事實上這時候也發現大腿內側有燒擋的情況,這是參加路跑比賽的第一次,可能是跑量下降加上肌力訓練大腿變粗造成的後果。

上了高架,進入了南港科學園區外圍,這裡原本是台鐵南港機廠及一些工廠所在地,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原本天龍國的邊陲地帶,現在變成台北另一個商業中心,幾乎快要取代世貿展場的功能。

接著進入河濱公園,約略十公里左右的距離,不算過長,在台北跑步多少都有跑過河濱的經驗,跑段河濱也不算不合理,只要不要超過一個合理的距離就好。通常超過30公里就會迎來撞牆期,覺得腿部沒力、肌肉疼痛,但這次可能因為提前降速,第一次跑全馬完全沒有撞牆的感覺,雙腳不覺得不舒服,也沒有油箱沒油的感覺。

離開了河濱,進入個人覺得台北最美的社區-民生社區,比賽也來到最後的幾公里,過了40公里,也不用再考慮是否身體能否負荷全馬的距離,就開始加速跑完最後的里程數。最後第一次跑進,重建後的台北田徑場。




台北馬心得


雖然因為一些身體狀況,決定不要在賽道上用全力嘗試,但還是比之前開刀後的第一場北海道馬拉松進步了20分鐘。終點遇到朋友,也說看起來不像是跑完一場全馬的感覺。如果身體狀況可以調整好,應該可以非常貼近2018年倫敦馬的比賽成績(相類似的天氣、不少人都被急救)。

如果撇除掉漆的EXPO,改版後的台北馬進步非常多,並不輸給許多國外的賽事,交通管制也非常好,不像以往最後衝刺階段,在光復南路上被擋下來讓行人通過的詭異狀況。或許還是要想辦法解決起跑前五公里過度壅擠,無法用大家設定配速的問題,但整體瑕不掩瑜。

跑完隔天也都沒有過往嚴重的肌肉酸痛,不良於行的狀態,當然沒有用全力跑是個原因,但我想有好的肌力訓練也是非常有幫助。這一年左右的時間,都在跟前日本奧運選手練習肌力,或許是前頂尖選手,知道我們要的不是單純肌肥大,而是要能轉化到運動表現上的訓練。

台北馬基本上雖然準備期間過短,還有需要修正的地方,但我對於目前的訓練方式是相當滿意,尤其自己可以隨時更動課表,可以即時根據工作、身體狀況做改變。未來一年應該不太會參加什麼比賽,可能就是讓自己能夠持續訓練,等年底或明年初開放國境,能夠出國再跑一場馬拉松。


延伸閱讀: